橙子汪酱twitter吃瓜“透视眼”分选柑橘、田间“数字哨兵”……硬核黑科技助力成都春耕
阳春三月,成都各地抓抢春耕备耕。AI视觉识别智能分选柑橘、田间“数字哨兵”、超级育苗工厂……各式各样的硬核“黑科技”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成都春耕现场秒变“科幻大片”。
负责人袁宏超介绍,人工传统筛选柑橘只能通过分辨是否有坏果、表皮是否干净、大小等进行简单分类,对于糖度、坏果等,只能通过抽检来保证一批次柑橘的品质。而这套流水线通过AI视觉识别表皮瑕疵,可以精准到每一个柑橘的品质,就像有了“透视眼”,不仅可以分辨表皮、大小,还能看到“果芯”内部糖度、是否霉变等,检测准确率超95%。有了这些数据,柑橘可以按糖度、大小设置十几个级别,使得优质果价格提升15%,让农户每亩增收1200元。
除了提高检测准确性,智能分选还大大提高了效率。袁宏超说,目前工厂通过8通道32线吨,如果是人工筛选则要100多人才能完成。
据悉,该机器人其实是一款智能设备,集环境监测、作物分析、病虫害预警于一体,堪称现代农业的“智慧眼”。它搭载多维传感器与AI算法,实时采集温湿度、光照等10余项气象数据,生成精准气候报告,为农户决策提供科学支撑;通过超高清摄像头与图像识别技术,智能监测作物叶片状态,提前预警病害风险。
此外,阿崃还有声光驱鸟功能,减少作物损失,并融入熊猫、川剧脸谱等文化IP,化身田间研学与农旅融合的特色打卡点,拓展农业增值新场景。
走进新津一全自动育苗车间,育苗盘流水线般穿梭,每小时可以产出72000株秧苗。这一系列操作只需两人配合协同,相比传统人工育苗方式,工作效率提升9倍以上,成为春耕现场的“得力助手”。
“用这台机器制作蔬菜秧苗太快了。”育苗工人说,两人一天就能完成50多万株苗,过去20人一天都不一定能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机器培育的秧苗不仅成活率高。
同时,该育苗工厂还新建了蔬菜种子智能化催芽室,能缩短育苗周期,其设备可智能化精准调控植物所需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即使在极端低温下也能稳定为农户培育蔬菜种苗,确保不误农时。
版权声明:本站严格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不复制原创内容。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请于30日内联系,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网站邮箱;akansi22@gmail.com 通知邮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