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国内钾肥市场进入了一个异常波动的阶段,价格飞速上升,氯化钾的所有品种均突破了3000元/吨。尤其是在东北市场,紧俏的需求令进口大颗粒氯化钾的价格激增高达1000元/吨。而此时,各项政策的保供稳价措施也逐步显露出影响,这让钾肥市场一时间成为了焦点。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一波钾肥价格暴涨的原因与后续展望。

  截止到2025年2月末,港口62%氯化钾的现货价格已经达到了3350元/吨,短短一周上涨200元,涨幅达到6.35%。同比数据更是高达37.86%。那么,是什么原因推动价格的井喷呢?

  从2024年的数据看,中国氯化钾进口量达到了1263万吨的历史性高位。但根据初步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的进口量相比之下却有所减小,仅为110-120万吨。更值得注意的是国产钾肥厂商在冬季中的检修,尤其青海的相关企业在12月份进入全面检修,导致2月份的可发运数量降至20万吨的低位。

  另一方面,复合肥市场在下游需求即将走强的情况下,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上升至57.75%,这意味着对原材料的需求持续抬升。

  国际市场同样不容乐观。进入2024年四季度以来,国际氯化钾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巴西地区价格明显上调,涨幅接近50美元。主要供应国如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也相继发布了减产公告,这类消息进而助长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形成了价格的螺旋式上涨。

  在未来几个月内,钾肥市场的走向将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国产氯化钾厂家在政策引导下,生产将逐步恢复,青海盐湖的日产量预计将复苏至1万吨以上。与此同时,进口钾的到货量仍然面临压力。

  综上所述,钾肥市场的高位运行与供需失衡密切相关,短期内的价格波动将受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政策的引导、国际市场情势变动以及内需的实际变化都将成为推动市场的重要动因。

  未来,我们需要关注进口钾的到货情况和政策导向,这将极大影响市场走向。在市场信心逐渐恢复的情况下,维持供应稳定也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如此复杂的钾肥市场,企业需灵活应对,确保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平衡。同时,作为行业参与者及消费者,也应对此保持关注,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将迎来更加稳定的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